中美匯率戰開打 波及新能源
2010-10-22 旺報 【記者王超群/綜合報導】
20國集團(G20)財長會議今(22)日起在韓國慶州召開,全球目光聚焦中、美貿易大戰。本月上旬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案多達24起,中國補貼風電業是否違反WTO規範的301調查也已經展開。中美匯率、貿易戰擴及新能源產業,令世貿組織(WTO)緊張。
外界估計今天起為期兩天的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,重點將是全球如何協調及解決匯率問題。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昨天刊出的《華爾街日報》專訪稱,G20要邁向「規範」匯率政策,全球匯率政策需要準則。他還說,美國正敦促G20訂定一套數字標準,據以判斷一國的貿易順差或逆差是否合理,以達成均衡全球成長的目標。
美:貨幣不隨政府起舞
此外,蓋特納重申,人民幣匯率遭到嚴重低估,但若人民幣維持9月起的升值速度,將能改善此狀況。美國官員表示,不論是G20財長會議或是11月的G20首爾峰會,美方將推動G20成員國就匯率議題的合作聲明達成共識。美方曾表示一國貨幣應反映市場力量及經濟基本面,而非隨政府的干預起舞。
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9月9日提出的請求,美國貿易代表署日前宣布,在《1974年貿易法案》301條款的授權下,就中國影響綠色技術貿易和投資的法規、政策與措施展開調查,以裁定中國是否違反WTO的相關規定,並採取相應救濟措施。
中國商務部、國家能源局、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相關企業對此紛紛表示強烈反對。中國風能協會祕書長秦海巖表示,外資在中國風電市場的份額,儘管因廠商增多、競爭激烈而有所下降,但其絕對量保持了較大增長。
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指出,對綠色產業進行補貼最早是由美國開始,在新能源產業發展初期提供適當的補貼,以幫助其降低成本,可與常規能源競爭並被消費者接受,是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多個國家的普遍做法。
美企未必支持新能源戰
目前,全球前15大風機製造商中的11家都已在美國設廠,尚未設廠的4家製造商全部是中國企業。
他們希望美方瞭解,中國新能源產業才剛起步,2009年的出口量僅為20台,出口到美國的風機僅3台。
美國政府以清潔能源產業對中國開闢新的貿易戰場,未必得到美國企業支持,英國媒體分析,美國企業不想損害自己和全球最大電力市場(中國)的關係。美國可再生能源理事會主席邁克爾說:「美國不像其他國家一樣扶持本國可再生能源產業,不能作為抱怨中國的理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