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頂文



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

兩岸併購、私募股權 正夯

兩岸併購、私募股權 正夯
2010-09-21 01:14 旺報 記者師瑞德/台北報導

投資台灣 正當其時▲行政院副院長陳冲表示,希望策略性投資人將錢與生產、管理的技術都投資在台灣。(記者師瑞德攝)

 後ECFA時代,來自海外與大陸的資金與企業,積極進入台灣展開併購與私募股權合作;行政院副院長陳 昨天表示,兩岸招商過程中,相關產業可截長補短。而即將於今天登場的「投資台灣高峰會」,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也透露,將與來自大陸、美國、日本等逾20家國際大廠簽訂投資意向書。

 昨日在台北舉行的2010年「MAPECT-兩岸併購與私募股權高峰論壇」,陳冲、施顏祥應邀致詞。陳冲表示,台灣正積極向外招商,但政府希望引進的策略性投資人,不僅僅只帶錢投資而已,還要將生產、管理的技術帶來,以便促成本地市場企業價值的提高。

 兩岸招商 互補雙贏

 陳冲說,近來全世界,由其是亞洲市場,在併購與私募股權的規模上有長足的發展,亞洲今年1月到6月的購併高達110億美元,是去年同期的3倍;他最近從金融時報網站上看到許多類似的新聞;比方說,有間印度和和日本合資的摩托車企業,因為合作上出了些問題,但雙方後來藉由引進私募獲得了解決;另外,瑞士第2大通訊公司Sunrise,也是透過私募融資到所需的25.2億美元資金,為歐洲這2年來最大財務安排。陳冲表示,歐洲金融機構願意提供這方面的交易,是市場上令人振奮的消息。

 而近來兩岸在經貿往來上日漸緊密,在併購與私募的合作可能愈來愈多的情形下,陳冲認為,在兩岸進行招商的過程中,相關產業應該截長補短;他舉例,近來大陸金融主管機關對於銀行高利率攬客,祭出多項禁令,明訂銀行對於存款戶只能提供低利息,不能提供禮品、旅遊或就業等安排,而台灣的《銀行法》在30年前已有相關規定,這表示兩岸在發展上的邏輯和過程,可以相互討論、合作,甚至是互補。

 施顏祥在昨日出席論壇時則提到,經濟部正研擬將「傳統產業全面升級」、「新興產業加速推動」、「製造業服務化,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」3大方向為未來10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。

 陸企投資台灣 興趣濃

 據悉,在今日登場的「投資台灣高峰會」,施顏祥將與來自美國、日本、大陸等逾20家國際大廠簽訂投資意向書,包括雲端晶片廠、手持式裝備大廠、化學及電動車等投資案。

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表示,今年由於ECFA剛剛簽訂,兩岸交流是熱門話題,大陸企業對投資台灣絕對有興趣,但是要加強彼此溝通,努力排除投資障礙。

 大陸投資台灣時,有3個思考角度,分別是在台灣、大陸與世界的市場能創造怎樣的機會。而取得台灣的Know-how應用到大陸,是目前陸企最普遍的思考模式,他舉例,「台灣宏碁與大陸方正的策略合作、大陸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京東方併購台灣美齊科技,都屬於這種狀況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