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頂文



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

除權停資券旺季 股市動能恐受累

除權停資券旺季 股市動能恐受累
2010-07-02 01:21 工商時報 記者曾萃芝/台北報導

近1周除權息停資券家數

  股東會後除權息高峰逐漸登場,除權息前停資券公司越來越多,法人表示,因無法使用融資券擴大信用交易,恐影響後市台股動能。

 除權息停資券日期,是以除權息基準日往前推算5個交易日為停資日,往前推算3個交易日為停券日,根據資料顯示(附表),近1周停資券家數達254家;其中今日有台塑化、台壽保重量級公司,5日有台化、聯電、元大金、雷凌等重量級公司等47家。6日有南亞、矽統等45家,7日則有矽品、晶電、台達電、億光、南電等47家,8日有禾伸堂、台塑等58家,9日有台泥、凌華等35家。

 永豐金證副總柯孟聰說,停資券對台股成交量有負面衝擊,除投資人無法以融資券來擴大信用交易外,投機性的單量,也無法因當日盤勢不佳而當軋,難以做風險性轉移,大盤動能將會不足。

 保德信金平衡基金經理人施勝發說,只要股市具有┌資金充沛┘及┌無系統風險┘兩大條件,不論多頭、空頭市場都有機會上演除權息行情。

 至於今年是否有除權息題材,除台股整體要止穩,近期可觀察較早除權息公司股價走勢,若相關個股除權息前呈波段上漲走勢,則隱含後續進入除權息公司,其股價也有較高機率於除權息前上演一波行情。但因個股除權息行情可能短則一日即發酵完畢,投資人要不要參與除權息,仍要從個股基本面及籌碼面來判斷。

 施勝發表示,挑選除權息題材個股時,可先觀察今年度熱門產業及題材,再配合高價股、小股本、現金股利高、法人持股高等條件作進一步篩選。若將節稅目的納入考量,今年參加除權息者,且┌除權息標的可扣抵稅率┘高於┌自身邊際稅率┘,即能享有退稅效果;但須注意參加個股除息後賣出價格,在還原息值後至少須高於原先持有成本,否則節稅利益反而打折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