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頂文



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

馬:兩岸金融 初期只會開小門

馬:兩岸金融 初期只會開小門
2010-02-10 工商時報 【記者崔慈悌/台北報導】
 雖然陸資參股台灣金融機構喊卡,不過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,兩岸在去年已簽訂金融MOU,未來配合兩岸經濟協議的簽署,台灣銀行業就可以到大陸經營分行,大陸銀行也可以到台灣來,但大方向要能符合比例原則,「剛開始門會開但不會開得很大,未來再逐步擴大」。

 馬英九總統昨天首次站上火線,親自說明兩岸經濟協議,希望能釐清外界的質疑。對國內股市投資人關注的兩岸金融交流議題,兩岸金融業者原本希望透過相互參股,直接進入對方的金融市場,但國安會日前邀集相關單位研商後決定喊卡,未來兩岸經濟協議要怎麼談引發疑慮。

 馬英九表示,兩岸金融方面,從去年4月就已準備要簽金融MOU,到去年11月簽成了,未來配合兩岸經濟協議的簽署,台灣銀行就可以到大陸經營分行,而大陸銀行也可以到台灣來。

 不過馬英九指出,考慮到大陸的銀行資本額往往是台灣各銀行的10幾20倍,未來即使開放大陸銀行來台,也會採取比例原則。政府很清楚,雖然已經有很多的台商到大陸去,但20幾年來,卻無法在大陸跟他過去所熟悉的銀行申請融資,不只是銀行,包括會計師、律師也無法提供他們在台灣提供的服務,這對台商來說是很吃虧的,必須設法幫他們解決。

 他說,大陸銀行想到台灣來,因為他們的規模龐大,政府在同意時會採取比較審慎的態度,畢竟這是剛開始,哪些項目何時開放?開放多少?要由金管會作細部規劃,但大方向是必須符合比例原則,一步一步的向前走「剛開始門會開,但不會開得很大」。

 馬英九舉例,就像去年開放陸資到台灣來,剛開始也只有100項左右的項目和領域,開放兩岸金融也是一樣,未來再逐步擴大,不會一步到位,希望大家逐步來適應,而不是一次開得很大,萬一有什麼狀況,會沒辦法來得及補救,「政府對兩岸關係是蠻審慎的,不會輕易把門開得很大,到時候無法收拾,而會循序漸進」。